|
重庆农家乐:农家乐改名民宿收入就能翻倍?住农家院,每人每日食宿通常不会超过150元;而假如住“民宿”,每人每日食宿价格却要高达300元、500元乃至1000元。因此,最近几年,全国多地纷纷把当地的一些农家院改成“民宿”,以达到增加收入、吸引游客的目的。值得关注的是,这些由农家院改建而成的“民宿”,成功与失败俱存,有的门庭若市,有的却门可罗雀,大不相同。因此,业内人士提醒:农家院改民宿,不要一哄而上,要因地制宜,不可盲目。 据悉,民宿作为“舶来品”,来源于欧洲,兴起于日本和中国台湾省。它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暇房间,结合当地人文、自然景观、生态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,以家庭副业方法经营,提供旅客乡野生活的处所。相比农家院,民宿要求硬件条件更高。比如,要把农家院的平房改建成楼房,要把农家土炕变成席梦思高级弹簧床,要24小时供应热水,要扩大食堂面积,等于把过去的农家院变成了星级宾馆的标准间。这么改建需要很多投资,少则几十万元,多则上百万元,通常农家院经营业主是没有实力的。 根据一些成功的民宿来看,附近周围环境非常重要。通常要求民宿附近周围有漂亮的景区,最好是独家的景色,这些景色还应当是纯自然的,不是人工建造的,这样才能够满足游客游玩的需求。但是,现在有很多农家院附近周围并没有独特的景色,吸引游客的地方通常就是吃农家饭、睡农家土炕,感受当地民俗。所以,假如不顾当地自然环境而贸然改建,势必应对让游客无景可赏的尴尬境界,费力不讨好。 民宿还有一项核心内容,那就是要给游客提供安静、宁静、干净、故意境的地方,并且要有一种“情怀”。游客在民宿住宿,不但仅满足食宿需求,还要得到一种心灵的愉悦和满足。但是日前一些农家院经营者文化程度普遍不太高,跟游客差不多没有深度的交流,服务方法也是粗放式,不太能够得到民宿游客的认可。 旅游专业人士认为,农家院改民宿,是一个发展方向,但是需要制订完整的规划,挑选具备漂亮景色的地区。还要提供相应的资金、政策支持,要对当地农民进行相关培训。有些地方鼓舞农户把农家院出租,让有经验的人来经营,也是一条可行之路,但是一定要征得农户的允许,不可越俎代庖。 |